>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2018 -> 热烈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 -> 印记篇 -> 天南地北支宁人
【天南地北支宁人】愿做朴实无华的“乌金”
2018-08-13 07:04:26   来源:宁夏日报

  “1956年7月,我刚从合肥矿业学院毕业,几个同学主动要求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工作。”今年84岁的谢富林说起当年的决定,仍是一脸的幸福和自豪。

  “这一去以后能不能回来就不好说了,你一定要考虑清楚啊!”学校领导反复提醒。

  “考虑好了,我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,愿意到大西北去!”22岁的谢富林坚定地说。

  随后,他被分配到了西安煤矿基本建设局,一同去的7名同学都到老矿区实习,谢富林选择到甘肃省山丹煤矿实习。

  1957年初,煤炭工业部决定开发石嘴山矿区,当时工作组由40人组成,刚结束实习任务的谢富林被列入技术人员行列。当年7月,他们一行40人坐着汽车,经过3天颠簸从西安来到石嘴山。

  “首次来到石嘴山,药王庙里把身安,三块石头支起锅,四人三姓乐陶天。”刚到筹建处他就听到这样一首打油诗。“那时的石嘴山煤矿筹建处只有5人,我们到后立即投入工作,搜集各种资料。察看地形地貌,骑着骆驼前往三道坎、二子店、沙巴台等方圆百余里的地方。”谢富林回忆道。

  谢富林说,1号井建设初期,周围是坟滩,到处尘土飞扬。受条件限制,食堂是用芦苇围起来的,住的是用土坯砌的土炕,晚上睡觉时,工友们必须戴上帽子、眼镜、口罩防沙。他们不分昼夜工作在一线,一天深夜下班时遇上大风,一起回宿舍的几个同事在狂风中迷失了方向,第二天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回到宿舍。此后,遇到刮风天,他们就用绳子彼此拴起来,避免走散。

  1959年,为了开发沙巴台矿区,谢富林同时担任了新开的两对90万吨矿井的施工技术负责人。在一无资料、二无施工基本条件的情况下,他们住羊圈、啃干馍.“那时的绘图桌就是用几块土疙瘩堆起来的,由于蜡烛供应少,照明只能用捡来的桦树皮。虽然条件艰苦,但对待工程质量一丝不苟,年终工程决算时为国家节省投资80余万元。”谢富林说。

  为了支持谢富林的工作,1966年,他的妻子毅然放弃了在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的工作,投身到支援西北建设的行列。此后谢富林有多次调往南方的机会,但一家人还是扎根宁夏,并成为原石嘴山矿务局副总工程师。

  “1996年,我从一个煤矿人,又变成了高科技研究者。”已过退休年龄的谢富林,再次被委以重任,筹建宁夏煤炭系统第一个高科技项目——钕铁硼项目。他带领大家刻苦钻研新技术,经过270天艰苦奋斗,一座钕铁硼永磁材料厂拔地而起。

  “我不做皇冠上的宝石,装饰别人,炫耀自己,我要做朴质无华的乌金,燃烧自己,温暖他人。”这是谢富林的自勉词,他把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宁夏的煤炭事业。(记者 阎文华)

【编辑】:杨丽
【责任编辑】:李涛
【宁夏手机报订阅:移动/联通/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/10655899/10628889】
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-2018 NXNEW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:750001 新闻热线:0951-5029811 传真:0951-5029812  合作洽谈:0951-6031787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2908244号
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新出网证(宁)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: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
工信部ICP备案编号: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宁B2-20060004
法律顾问: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: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:13369511100,15109519190